<dd id="c4scz"><noscript id="c4scz"></noscript></dd>
        1. <dd id="c4scz"><center id="c4scz"></center></dd>
         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
          首頁>青記微評 > 正文

          不要只想著搞“顛覆式創新”

          2022-10-24 08:17:38

          來源:《青年記者》公眾號   作者:竇鋒昌

          摘要:“踢開傳統鬧革命”不僅不意味著成功,反而失敗的概率更大。

            新華社著名記者,原社黨組副書記、副社長兼總編輯馮健今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97歲。馮健正是塑造焦裕祿光輝形象的三個記者之一。

            1965年冬,新華社副社長穆青到河南分社視察工作,馮健隨行。在分社聽取記者匯報時,他們了解到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帶病領導全縣人民,與自然災害作斗爭,最后獻出寶貴生命的事跡。穆青認為,這樣的典型在全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。于是,穆青帶領馮健、周原(時任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)一起到豫東老災區開封、杞縣、睢縣、寧陵、民權,最后到蘭考縣采訪,合作寫出了長篇通訊《縣委書記的榜樣——焦裕祿》。

            這篇文章于1966年2月由新華社和《人民日報》同時發表。焦裕祿的故事瞬間感動了千千萬萬人,很多人流著眼淚閱讀報紙上刊載的這篇文稿,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齊越關于這篇通訊的播音報道。

            這篇稿件為什么影響這么大?我想除了特殊的歷史背景之外,主要是離不開扎實的采訪和反復的修改這兩個環節。材料顯示,這次采訪歷時一個多月,穆青等三人走遍了蘭考縣的各個鄉鎮、村莊,采訪了數百名干部群眾,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。采訪中,穆青三人為焦裕祿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不已,數次落淚。

            在寫作環節,據張嚴平在《穆青傳》一書中透露,“開封交際處(國際旅行社)二層的5個房間,徹夜明燈”。穆青給每個人分配了任務,周原寫焦裕祿通訊初稿,馮健寫一路跑下來的豫東抗災全景通訊,另外兩個人寫評論。穆青不停地在幾個房間之間走動,像個“監工”,時刻關注每個人的寫稿進展。周原一天一夜沒有停筆,一萬兩千字的初稿,揮淚一氣呵成。之后,穆青、馮健把初稿帶回北京,先由馮健修改,再由穆青修改,稿子一直改到第七稿,時任新華社社長和《人民日報》總編輯的吳冷西才通過。最后,周原又帶著稿件回到蘭考,在蘭考的干部大會上核實了所有事實和細節之后,最終定稿。

            我想到了如今的新聞采寫。前段時間,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召開暑期工作會議,在分組討論的時候,有的老師痛切地指出,現在有些學生動手能力下降了,基礎寫作能力明顯不如十幾年前的學生,不要說高超的文筆,有的學生甚至不能把一件事情有邏輯地、清楚地寫明白。

           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?原因當然很多,但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或許是,現在的學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那些酷炫的、時髦的“融合”作品上,比如說短視頻、VR新聞或者其他可視化新聞。這些新的表現形式固然需要學習和掌握,但是不能顧此失彼,在可視化新聞當道的今天,文字的采寫水平同樣不能忽視。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,文字是更為基礎和更為根本的表達方式。

            在今天的全媒體時代,視頻等可視化手段已經成為主流的新聞傳播方式,甚至可以說“無視頻,不新聞”,因此在國內高校的新聞學院里,視頻內容生產的相關課程都已經成為所有學生的必修課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2021年新推出的“2+X”課程體系中,也已經把視頻新聞制作列為全院所有學生的必修課。但是,新課程的推出和強化不意味著傳統課程的弱化,文字類新聞采寫課程依然占據重要地位,能寫一手漂亮的文章依然是我們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。

            通過《縣委書記的榜樣——焦裕祿》的采寫過程可以看出,寫出這樣的經典作品,需要大量的付出,既要有采訪環節的深入扎實,又要有寫作環節的反復錘煉。

            內容生產方面是這樣,經營管理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。2012年以來的十年間,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,媒體的經營管理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,傳統的“二次銷售”模式很大程度上失效,需要媒體盡快尋找出更多替代性的方式。在這個過程中,不少媒體盲目尋求所謂的“顛覆式創新”,忘記了媒體的本原,甚至淪為和社會上一般文化公司無異的組織。失去了媒體之所以為媒體的基礎屬性,這些“顛覆性創新”也是難以持久的。

            所有的創新,無論是內容方面的,還是經營管理方面的,都需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,“踢開傳統鬧革命”不僅不意味著成功,反而失敗的概率更大。

           ?。ㄗ髡邽閺偷┐髮W新聞學院教授、高級記者)

            【文章刊于《青年記者》2022年第18期】

            本文引用格式參考:

            竇鋒昌.不要只想著搞“顛覆式創新”[J].青年記者,2022(18):127.

          來源:《青年記者》公眾號

          編輯:小青

          米奇国产无码

          <dd id="c4scz"><noscript id="c4scz"></noscript></dd>
              1. <dd id="c4scz"><center id="c4scz"></center></dd>